一、引言

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使得升级现有电子产品生产线(EPL)或设计新的电子产品生产线的需求日益迫切。产品订单的变化也导致电子产品生产线需要频繁重组。然而,由于设计不合理,许多电子产品生产线无法实现初始目标。本推荐规程提出了一种优选技术,可帮助从业者高效设计高性能的电子产品生产线。

二、标准概述

本推荐规程为电子产品生产线的变型设计提供了相关技术方法,涵盖的内容包括需求文档编制、生产线改造、变型设计流程、迭代设计模式及结果评估。

本推荐规程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供应商、仿真软件供应商、信息系统供应商、制造商、工业控制系统供应商及设备供应商可能具有参考价值。

三、主要特点与优势

本推荐规程包含结构设计、行为规划、控制架构设计及性能优化等核心内容。规程推荐电子产品生产线的定制化设计与实施方案,以满足制造商的差异化需求——例如场地空间限制、产能目标、成本控制、个性化制造流程及遗留设备集成等场景。

此外,本推荐规程可帮助从业者高效设计高性能的电子产品生产线。

四、采用情况与影响

本推荐规程以智能手机装配线的变型设计为案例研究对象。由于智能手机装配线的变型设计均基于场地、遗留设备及产能预期的个性化需求,设计方案能够快速制定。

整条生产线的物理结构及改造方案的性能会因个性化需求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设计人员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案。该案例研究表明,本推荐规程已有效提升了制造商的生产线设计能力。

五、未来发展

由IEEE计算机学会智能制造标准委员会(IEEE Computer Society Smart Manufacturing Standards Committee)管理的工作组,确定了生产线设计的三个未来研究方向,具体包括:
1. 电子产品生产线(EPL)典型参考模型
2.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驱动的生产线概念设计
3. 多学科融合与跨维度生产线设计

六、结论

本推荐规程为电子产品生产线的变型设计提供了相关技术方法,涵盖需求文档编制、生产线改造、变型设计流程、迭代设计模式及结果评估等内容。该规程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供应商、仿真软件供应商、信息系统供应商、制造商、工业控制系统供应商及设备供应商可能具有参考价值。

同时,案例研究表明,本推荐规程已有效提升了制造商的生产线设计能力。

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70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