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美国华人院士刘国瑞:谁来打造下一个“杀手级应用”?

“AI的未来很难预测,历史上,人们对未来的99.99%的预测后来都被证明是错的。”这是马云说过的一句话。
那么,我们难道应该放弃预测未来吗?
事实上,重要的并不是“该不该”,而是“该听谁的”。
通过行业顶尖人才的洞察和思想模型,我们至少能更接近那0.1%的可能性。
美国双院院士、IEEE百年来首位华人主席刘国瑞,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顶尖华人科学家,也是信息行业的领军人物。
他从台中陋巷起步, 独自一人前往美国闯荡,突破重重困境,在无线通信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最终站上美国科技的最高殿堂。
在自传《本心:科学与人生》中,刘国瑞院士写到:“我自进入大学到现在40余年,始终扮演着信息行业尖兵的角色,其间我见证了信息领域和产业的演进与革命性的变化。这当中的努力,挣扎,失败,突破与胜利,缕缕地诉说着全球一群信息科研人员,为了理想和更美好的世界所做出的贡献。”
让我们看看他眼中的信息产业的未来。
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影响将远超信息领域
很有意思的是,在ChatGPT刚问世的时候,最早的大客户竟然是全球各地的年轻学子们。他们马上把这当成宝,做功课、提交报告、写程序,通通都是好助手,也许还可以帮忙写情书,能耐还远大于学生的程度。
很快学校便开始禁止使用,可是防不胜防。渐渐地学校也体会到这是一个新的教学研究工具,必须严肃面对。其实它对老师备课、演讲、准备教材、做研究,甚至出考题都是非常好的工具。所以很多大学公开支持老师学生用ChatGPT,但是必须遵守规范,也必须清楚注明是否使用了ChatGPT。
不仅仅学校,也有工业界闹的笑话。据说三星有工程师做不出程序,便把他的未完成工作放进ChatGPT,希望这个神助手能帮忙做出来,结果是三星的机密被ChatGPT收到它的数据库去了,也许以后ChatGPT会用这送上门来的礼物帮助三星的劲敌呢。
切记,当我们使用它时,我们不仅提供了信息,同时也通过我们的反馈增进了ChatGPT的学习。所以必须谨慎对待机密的文件资料,不然,它们将成为全世界公开的秘密。
我个人以为这种生成式AI在生物化学和医学制药技术上的应用将会产生远大于现在所看到的在信息领域中的影响力。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领域的研究和产品开发瓶颈一直在依靠生物过程。比方说疫苗的培养以前得先从鸡蛋的蛋白质中萃取,然后等上几周的时间去培养菌素。在研究开发的过程,这种时间限制一直是这些领域突破不了的瓶颈。
生成式AI可以数字学习和模拟的方式把千万种菌素演化的可能性做筛检,并把可能需要几年的生物过程缩短成几日。
一个病人的癌症病情也可以借助AI预测可能的蔓延恶化路径而先做预防性治疗,而不是像现在得看病情的发展趋势来做事后的诊治,一切将可能太晚。
这个生化医学的AI革命正在发生,它的爆发将可能带来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也就是生命科学革命,目标是人类的长生不老。新的发明会开启一个新的文明,同时也开创新的生活方式。
物联网:总有企业会创造“杀手级应用”
现在来谈谈物联网,这个名词在2000年左右被正式提出。它是指具有传感器、处理能力、软件和其他技术的设备,可通过互联网或其他通信网络与其他设备和系统连接并交换数据。
简单地说是将短距离收发器嵌入各种小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以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新型通信。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物联网的概念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在我们的周围。现在我们周遭的电子电器产品,像是电视、空调、咖啡机、烤箱、烟雾报警器等很多家用电器都能通过蓝牙或者Wi-Fi(无线局域网)用手机进行远程遥控,甚至门锁和监控也都能做到。
可是为什么大家都说没有人利用物联网赚钱呢?其根本原因在于用户认为这些电器小物能连接互联网是应该的,所以应该免费。
而且到目前为止,不同品牌的电器还无法互相连接,在家庭内部构成一个物联网。所以没有哪个企业有足够的底气让自己的软件成为杀手级应用,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付费。
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么多的“物”可以联合起来做很多事,但不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做。我们必须反向思考,有许多“物”已经在一个家里,我们如何把这些不同的“物”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物联网来创造杀手级的应用。
现在很多大厂开始支持新的标准,以便让这些“物”连接在一起,形成名副其实的物联网,而不只是概念。
其实AI将为物联网带来颠覆性的机会。以我团队开发的无线感知创新为例,上面提到的各种电器产品的世界级大厂都在和我们合作。电视想要知道有几个人在看、谁在看,以便做选择性广告营销。空调想要知道有没有人、有多少人在哪个房间,来自动调节不同房间的温度。厨房电器用品希望掌握家人的作息时间来适时提供服务,比如自动冲咖啡、煮饭等。
这些“物”更可以加乘起来提供前所未有的智能服务。几乎每个领域的大厂都非常乐意推动这个无线感知为物联网带来的无限商机。
6G:“无线感知”与定位将是最大卖点
6G最大的潜力应该是AI带来的各种崭新的服务。不是我偏颇,后面会提到的无线感知和定位会是6G最大的卖点。因为它提供了通信之外的杀手级应用,利用电波感知我们的周遭和活动来帮助并增益我们的生活。
当我们说“无线”时,下个词马上联想到的大都是“通信”,也就是“无线通信”。我们证明可以利用我们周遭无所不在的电磁波来感知,而不限于通信。
“无线”这个词以后不再只与“通信”绑定,还和“感知”形成一对。无线通信经历了50年的演进来到5G时代,即将进入6G,而无线感知正处在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几十年的发展期。
也就是说,现在是无线感知的启蒙时期,我们正开启一个崭新的无线人工智能革命,就像三十年前无线通信刚开始的时候,然后3G、4G,直到现在5G、6G时代。
我们之所以做得到,是因为我们有时间反演物理的基础原理的重大突破,未来无线世界的发展将以感知的人工智能为主轴,它将带给现在的各工业产业革命性的改变。
我们不仅可让传统的 Wi-Fi 变成感知器——无线感知不用任何穿戴设备,是完完全全的无侵入式感知——更能让用户在自然条件下感知到我们周遭的人事物。
所以我称无线感知为我们新的第六感,新的无线人工智能,加成于看触听闻味之上的新感觉。这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与福祉。
未来6G通信技术将采用毫米波频段,在这个频段下,追踪的精确度可以达到毫米的程度,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功能就像是雷达,可直接在目视距离内完成各种功能,比如手势辨识、人脸身形影像显示、各种声音的侦测检知和重现。
也就是说未来的毫米波Wi-Fi有可能取代许多光学摄像机的功能,而用不着真的看到被摄对象。
我把时间反演这个大多数人都陌生的物理概念带进我们的生活世界,它将无所不在地影响并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一个无线感知的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
生成式AI毋庸置疑是一场工业革命
AI并不是忽地从天而降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它仍然建构在以前所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只是在深度学习上有重大突破性的发展,我们以前做的研究领域有各种名称,现在统统被称为 AI。
跟以前的研究最大的不同是,因为深度学习带来的优越能力,现在的科研解决的都是真实的而且是实际的问题,像是 ChatGPT 能够学习并给出新的答案、汽车自驾、机器人模拟真人等,重要的数据都在工业界,尤其是大企业。事实上近年来,重大的突破都在少数几个大企业,因为只有它们有很深的口袋来建造超大型数据中心、超大型GPU服务器、超大型的云端,有无人能与之匹敌的大数据,来建构上兆参数的超大型的深度学习模型。这是福是祸,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近年来相当令人瞩目的ChatGPT就是一例,因为它最初是开源的,一般人也能用,所以让大众看到也体会到 AI 的能耐和能量。生成式 AI 基本要“先有”,然后“去找去兜”,之后优化打分,再提交最佳答案。
“先有”就是要先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到各个图书馆、所有报纸典藏以及全世界所有的网站去“爬行”,建立起大到超乎想象的数据库。
“去找去兜”就是去找到各种可能的答案,然后把可能的组合兜在一起。这件事的复杂度也是呈指数级增长的。整个过程所用的学习和模式的参数都在兆以上,而且还在持续快速增加。
从这种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其所能达成的效果来看,如果这个不是工业革命,那什么才是?
现在我们再请出水晶球来,谈谈AI和未来6G的融合。
很多人说AI的爆发会带来一个虚拟世界。机器人,自驾车,甚至自驾飞机会逐渐取代一切。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数字孪生,它存在于云端之上,通过人在诞生之后的持续学习,数孪在思考和行为模式上几乎就是真人的翻版。云端之上的虚拟世界是所有人的数孪“生活”的地方,他们互相交流,甚至建立友谊,安排日程,回答电子邮件,无事不做,还不吃不喝不睡。那真人做啥?那时真人就在真实的极乐世界里,过着童话般幸福快乐的日子。
可是这个数孪如何才能永续且不间断地和真人做学习沟通呢?靠的就是大带宽永续无缝连接的移动通信,可能6G做得到,或许未来世代才行,把我思我见我做我的喜好完完全全地复制给数孪做永生的学习和连接。
不管信与不信,请不必大惊小怪,我这里的论述是在强调,当AI和未来的通信汇集的时候,不可能的事都会变成可能。

遥感与地球科学主题讲座及短课系列活动

2025年3月18日-23日,IEEE 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GRSS)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分会成功举办遥感与地球科学主题系列活动。活动由IEEE Fellow、电子科技大学于瀚雯教授主持,IEEE GRSM 主编、IEEE Fellow、AGU Fellow、AMS Fellow、AAS Fellow、美国科罗拉多大学William Emery教授受邀开展学术讲座与专题短课,为分会成员呈现贯通学术研究与方法论的双重盛宴。
01 学术领航:从论文写作到人才举荐
3月18日专题讲座《Author Education & How to Nominate Someone for IEEE Fellow》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宾诺咖啡开展,Emery教授以IEEE GRSM主编、IEEE Fellow评审专家视角系统解析:
✅ 高水平论文写作的 “黄金三角”:创新性、可重复性、工程价值
✅ IEEE Fellow提名材料准备要点:量化成果与领域贡献的平衡艺术
✅ 学术生涯规划建议:从青年学者到Fellow的成长路径
现场50余位青年教师与研究生就 “如何构建国际化学术影响力” 展开深度交流。

02 技术深耕:遥感技术全景透视
3月19-23日开展遥感技术专题短课《Earth Remote Sensing from Optical to Microwave》,Emery教授通过为期5天(20课时)的课程系统讲授了:
🌐 技术演进:从 TIROS-1 气象卫星到现代 SAR 系统的突破性创新
🛰 传感器设计:辐射计光栅光谱仪工作原理与量子效率优化路径
📊 数据应用:基于 Landsat、Nimbus 卫星数据的多学科融合案例
🔬 …

IEEE入驻哔哩哔哩!科技迷的狂欢来了!

近日,IEEE正式入驻哔哩哔哩(B站),开设官方账号,为中国的科技爱好者带来一场“硬核”盛宴!IEEE将在B站定期发布全英文的科技活动视频、前沿技术资讯、会员福利讲座以及大咖讲座,内容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通信技术等热门领域。更贴心的是,视频还支持AI中文字幕,让你轻松get全球科技动态!
IEEE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这次入驻B站,不仅拉近了与中国年轻科技迷的距离,还为热爱科技的UP主和观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交流平台。无论是想了解最新科研成果,还是围观顶尖科学家的精彩演讲,IEEE的B站账号都能满足你!
IEEE的部分顶级在线活动,如IEEE科技前沿讲座(IEEE Tech Frontiers),也将在B站进行直播!
快来关注IEEE官方账号,一起解锁未来科技吧!
IEEE B站账号:IEEE中国

博通创始人HENRY Samuelli获得2025年度IEEE荣誉勋章,该奖项是全球最负盛名的技术奖项之一

博通(BROADCOM)创始人HENRY Samuelli获得2025年度IEEE荣誉勋章,成为奖项新增200万美元奖金的首个获奖者,该奖项是全球最负盛名的技术奖项之一
Samueli其宽带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开创性研究与商业化,彻底改变了社会的交流方式、联接方式和商业运作方式
新泽西州皮斯卡塔韦2025年2月21日 /美通社/ — 作为致力于推动人类技术进步的全球最大专业技术组织,IEEE今天宣布,Henry Samueli荣获2025年度IEEE荣誉奖章,并成为该奖项新增200万美元奖金的首位获奖者。IEEE将这一最高荣誉授予IEEE高级会员Samueli,以表彰他在模拟和混合信号通信系统电路的开发与商业化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研究和突出贡献;这些成就促进了当今宽带通信以及有线和无线网络技术的爆炸式增长。作为一位着名的慈善家, Samueli还因其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的重大支持而备受赞誉。
“IEEE荣誉奖章获得者Henry Samueli以其卓越的远见和通信技术的创新,使几乎全球所有人都在使用的产品得到快速发展。”2025年IEE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瑟琳 卡莫尔(Kathleen Kramer)表示, “Samueli为数十亿消费级智能手机、机顶盒、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物联网设备开创了全新且独特的连接方式,将人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作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气工程教授,Samueli利用自己的知识构思了宽带通信芯片的数字信号处理架构,并在创立博通(Broadcom)后,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数码有线机顶盒调制解调器芯片组。这为向家庭提供超高清、高清电视和高质量视频流奠定了基础。如今,该公司已成为半导体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全球领导者。
IEEE奖项声望特别委员会主席、2022年IEEE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K. J. Ray Liu补充道:“通过宽带,Henry Samueli助力革新了世界的连接方式,促进了无数行业的文化及经济模式转变,并对我们今天的所有行事方式产生了积极影响。” “此外,他在慈善事业上的卓越贡献也对许多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他不仅慷慨支持STEM教育,还承诺在有生之年捐出大部分财富。这些贡献为技术专家树立了典范,展示了他们不仅能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影响,还能为后来者带来深远影响。”
有关2025年IEEE荣誉奖章获得者Henry Samueli的更多信息,以及该奖项的历史记录,请访问:

IEEE荣誉奖章页面:https://corporate-awards.ieee.org/ieee-medal-of-honor/
新闻发布会直播回放(从2025年2月21日开始按需播放):https://ieeetv.ieee.org/2025MedalofHonor
IEEE荣誉奖章的历史:https://www.ieee.org/ns/periodicals/IEEEMedalofHonor/eBook/index.html

备受瞩目的2025年度IEEE荣誉奖章及其他IEEE奖项将于2025年4月24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IEEE荣誉颁奖典礼上颁发,这也是该颁奖典礼首次在东京举行。
关于IEEE奖项
一个多世纪以来,IEEE奖项(https://t.prnasia.com/t/SeMFLvzO)一直是全球顶级的同行认可类奖项。它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和工程发展中具有卓越领导力和远见卓识的领袖。通过该奖项,IEEE对在其关注领域内为推动人类技术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予以表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网站,或在X | Twitter、 Facebook和LinkedIn上关注IEEE大奖。
关于IEEE
IEEE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专业机构及公共慈善组织,致力于推动技术进步,造福人类。在航空航天系统、计算机和电信、生物医学工程、电力和消费电子产品等众多领域,IEEE都因其被高频引用的出版文章、学术会议、技术标准,以及专业活动和教育活动而倍受信赖。请访问 https://www.ieee.org了解更多内容。
联系人:
Monika Stickel
+1 732 562 6027
[email protected]
Francine Tardo
+1 732 465 5865
[email protected]

IEEE 2025新晋Fellow名单正式公布

IEEE官方网站上正式发布了2025 IEEE新晋Fellow名单。今年共有338人当选,新晋成为IEEE Fellow。IEEE Fellow是为在IEEE所关注的领域中做出了非凡成就的IEEE会员保留的一项荣誉,每年由同行专家在做出突出贡献的IEEE会员中评选出。IEEE网站链接:https://www.ieee.org/content/dam/ieee-org/ieee/web/org/about/fellows/fellow-committee/2025-fellows-class-announcement.pdf。
2025 NEWLY ELEVATED FELLOWS – Chinese mainland
2025年度新入选会士 – 中国大陆地区
Shujun Cai 蔡树军,无锡微电子科研中心
Wuxi Microelectronics Research Center
China
for contributions to GaN microwave devices for RF systems applications
入选理由:对用于射频系统应用的GaN微波器件的贡献。
Huanhuan Chen 陈欢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ina
for contributions to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statistical and explainable machine learning
入选理由:对统计和可解释机器学习理论和应用的贡献。
Xiaofeng …

《IEEE量子电子学精选专题期刊》文章:专家探讨光学调制器和集成光子学的未来

来自美国领先行业和学术领域的专家在本次访谈中分享了他们的宝贵观点.
光学和光子调制器是技术先进的设备,能够根据输入信号操控光的属性,如功率和相位。硅光子调制器应用广泛,在光学数据通信、人工智能(AI)等领域都有其角色。然而,这些调制器面临带宽限制和操作稳定性问题,这些问题源于硅及其他实际约束的基本性质。
这篇名为《光学调制的未来》的访谈,发表于2024年9月5日的《IEEE量子电子学精选专题期刊》第30卷第4期。专家小组成员包括Di Liang教授,他在硅光子学和异质光子集成领域从事研究与产品开发超过17年;Mengyue Xu博士,密歇根大学的知名研究员,专注于铌酸锂器件和硅光子学的研究;Long Chen博士,思科杰出工程师,曾在Acacia工作;Haisheng Rong博士,英特尔实验室的高级首席工程师和研发经理;以及Andreas Bechtolsheim博士,Sun Microsystems和Arista Networks的联合创始人。
访谈强调,必须超越传统平台,如大块硅、磷化铟和常规铌酸锂。他们指出,材料多样性、制造工艺和光子集成电路设计的多样性是该领域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这一转变正在推动新型调制器材料、配置和集成技术的发展,包括薄膜铌酸锂、III-V族外调制激光器、薄膜钛酸钡调制器以及垂直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容器结构。
这些新进展预计将在多个新兴的下一代应用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处理、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类脑计算、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微波光子学以及计量学和光谱学。值得注意的是,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在超导电路的量子-经典接口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专家们还强调,技术瓶颈、高昂的生产成本、器件非均匀性、大量时间投入以及缺乏标准化流程是该领域面临的一些挑战。要克服这些问题,需要开发一套全面的协同设计能力和平台,这要求光子和电气芯片设计师、供应商、晶圆厂以及封装和测试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紧密合作。
Liang教授在最后总结说:“人工智能的空前发展以及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局势,促使对半导体技术的投资大幅增加。这为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多资金机会。通过抓住这一机会,我们可以确保创新源源不断地推动技术进步,并彻底改变这一领域。”
参考文献
原文标题:光学调制的未来
期刊:IEEE量子电子学精选专题期刊
DOI:10.1109/JSTQE.2024.3448914

2024 最新JCR报告汇总 | IEEE高影响因子期刊推荐

IEEE 高影响因子期刊推荐

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在全球19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46万名会员。IEEE在电气电子、计算机、半导体、通讯、电力能源、生物医学工程、航天系统工程、消费电子等领域具有技术权威性。
IEEE在科学与技术研究方面的出版物频繁的被各类专利引用,引用量远高于同类出版社。IEEE出版技术期刊200多种,每年在全球举办技术会议2,000多场,制定国际和行业技术标准1,200多种。

本期,小编将为大家带来IEEE高影响因子期刊的推荐。查看完整特刊,请查看链接:https://workdrive.zohopublic.com.cn/external/e07816f32c9e12b1eb1d987a19150ae8a95c50e02606abd14a43d7997c4d2713。
IEEE高影响因子期刊推荐目录

电气电子工程领域
电信领域
自动化控制领域
计算机科学硬件架构领域
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领域
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方法领域
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领域
计算机科学控制论领域
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领域
跨学科应用领域
遥感技术领域

“乘数而上 · 梦由她创”—— 2024 IEEE女工程师领导力峰会圆满闭幕!

2024年11月2日,第六届IEEE WIE女工程师领导力峰会(IEEE Women in Engineering China Leadership Summit, IEEE WIE CLS)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众多杰出女性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女性领导力提升与数字经济发展。本届峰会由IEEE WIE北京分会、IEEE中国联合会、IEEE中国代表处主办,由IEEE PCCC女工程师委员会、CSEE JPES编辑部、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联合协办。
本届峰会含有6个主旨演讲和5个圆桌讨论,现场有来自学术界、企业界和投资界近200人参会。大家共同探讨女性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发展。她们像光芒闪耀的星星,为这个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无尽的创意和活力;以她们独特的智慧和洞察力,为创新和变革注入了新的能量。

上午9点,峰会正式拉开帷幕,由IEEE 女工程师协会北京分会(IEEE WIE BJ AG)主席、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张曼研究员主持。
在开幕式中,IEEE 2024 主席兼首席执行官Tom Coughlin先生,IEEE 中国联合会主席、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党委书记闻映红教授,IEEE 亚太区执委、奖励委员会主席、IEEE 信号处理协会全球成员发展主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董晶研究员和IEEE亚太区高级业务总监华宁先生分别为峰会致辞。各位致辞嘉宾回顾了IEEE的发展历程、自己在IEEE的成长经历,以及女性在IEEE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动员大家积极加入IEEE并参与IEEE举办的活动。他们呼吁在世界各地继续扩大IEEE在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影响力,并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致辞结束后,IEEE Industry Engagement Committee主席兼IEEE电力与能源协会2022-2023年主席Jessica Bian女士发表了题为“女性引领数字转型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挑战与机遇”的主旨演讲。卞主席在演讲中分享了能源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并呼吁大家在IEEE组织中积极发挥作用,成为榜样,站在台前绽放光芒。
REForce荣誉合伙人Larry Wang与大家分享了“从今天起,培养自己成为未来领导者”的主题。他以风趣幽默的方式,分享了三个成为领导者的小技巧:首先,不要低估软技能的重要性;其次,支持他人的成功是实现自己成就的关键;最后,要相信自己的专业能力、真诚和自我价值。
中国电信研究院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孙洁女士带来了题为“融合与创新: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她’经济崛起与未来”的报告,她指出数字时代,女性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贡献率明显提升,她们在实现更多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在悄悄推动着社会观念向更加平等和包容的方向发展。
AMD中国研发中心研发资深总监郜华女士结合当下热点,带来主题为“高性能和自适应计算为新一代 AI 和技术计算带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性体验”的主旨报告。她介绍了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半导体行业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AMD最新技术的前沿进展。
在主题演讲之后,进入第一个圆桌讨论环节——智慧能源论坛。首先,由第二届IEEE PCCC女工程师委员会副主席韩蕾女士为论坛致辞。论坛由华北电力大学王彤教授主持,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所室副主任史梦洁女士分享了数据-知识-物理三元融合建模的手段助力电力发展;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管理部教授级高工厉璇女士讲述了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结合管理电力设备的前沿进展;中国电科院电工新材料技术研究所韩钰所长讨论了新能源布局的重要性;IEEE PCCC 太原分会秘书长、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秦文萍教授从高校的角度指出人工智能的浪潮扑面而来,应借助人工智能主力电力研究发展。最后,几位嘉宾指出虽然目前人工智能的助力还有局限,但也表示出对人工智能在未来电力领域应用突破的信心。
接下来,五位来自学术界的杰出女性代表针对智能交互与科技女性的主题展开了圆桌讨论。由北京工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马楠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董晶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刘宏哲教授、北京理工大学付莹教授、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谭励教授作为嘉宾。几位学术大咖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探讨了智能交互领域人才培养的经验,以及人工智能发展中数据使用所面临的隐私安全挑战。
下午精彩继续,IEEE智慧乡村委员会(ISV)副主席兼 ISV中国工作组主席张晓枫女士为发表了题为“突出女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影响”的主旨演讲。张主席以亲身经历回顾了女性的领导力是怎样形成的,并鼓励各位女性在智慧能源中发挥引领作用,成为榜样。
随后带来演讲的嘉宾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俊杰研究员。他为现场介绍了基因编辑工具和大片段基因插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带领团队运用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化学等多种学科方法,致力于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的设计开发,以及RNA相关的核酸酶机器工作机制的研究。遥感论坛由北京化工大学信息学院尹嫱副教授主持;航天宏图遥感先进技术研究院产品部总监杨娜女士、北京科技大学殷君君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仇晓兰研究员、北京四象爱数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薇女士作为嘉宾,从学术界和工业界两个角度分别出发,围绕跨学科领域的工作经验、未来遥感领域的技术发展以及女性工程师的成长展开了精彩讨论。
随后,AMD 中国研发中心高级运营经理张蓉萍女士主持了以“教练领导力赋能人才发展”为主题的领导力论坛,同时邀请了国科光芯金杏(北京)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企划部部长董珊女士、上海剀蕊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岚女士、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张曼研究员、德资跨国公司中国区 OD&TD 负责人安洋先生,各自阐述关于对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包括换位思考、优势理论以及对话练习等。此外,她们还就教练领导力如何促进女性成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而精彩的讨论。最终,这场圆桌论坛以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作为结尾,留给听众无限的思考空间。
全场论坛的最后一个圆桌主题是HR职业发展论坛,由科技女性社群 she rewires 她原力创始人、社群共建者唐文洁女士主持,嘉宾包括 AMD 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高级总监吴秋莉女士,融 360 信用卡业务总经理、人力资源副总裁郭慧文女士,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数字医疗健康实验室总监王鹏女士,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普源书院院长,首席人才官吴雅文女士。通过圆桌讨论,各位嘉宾根据她们宝贵的工作经验,鼓励女性科技工作者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要打破自己的限制性信念,在公开场合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终,2024 …

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技术协会中国分会主席会议暨遥感学术交流会在武汉成功召开

9月21–22日,2024年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技术协会(IEEE GRSS)中国分会主席会议暨遥感学术交流会在武汉成功举办,会议由IEEE GRSS武汉分会承办。

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教授、IEEE GRSS执行副主席SaibunTiuatja教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施建成教授及中山大学陈一平副教授为来自武汉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同学们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IEEE GRSS主席 Mariko Burgin博士、IEEE GRSS执行副主席Saibun Tiuatja教授、IEEE JSTARS主编李军教授,IEEE JMASS主编于瀚雯教授、IEEE亚太区高级业务总监华宁先生、IEEE北京代表处项目经理阎文、IEEE GRSS中国各分会及学生专业分会主席/代表出席参加了中国分会主席会议。会议由IEEE GRSS武汉分会主席陈涛副教授主持。

Mariko Burgin博士在会上致欢迎辞,Saibun Tiuatja教授和华宁先生分别介绍了IEEE GRSS的发展及IEEE在中国的发展。参会代表就IEEE GRSS各地方分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工作计划作了报告和交流,并就IEEE GRSS在中国未来的发展相关问题开展了广泛讨论。

IEEE GRSS及其中国各分会的不断发展搭建了遥感学科利用国际组织平台开展学术研究、增进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今后IEEE GRSS还将定期举办年度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议,为协会在全球范围内发挥学术影响力和引领作用夯实了基础。

欢迎参加 | SWEBOK 4th Edition内容和使用 网络研讨会

The Guide to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SWEBOK Guide)由IEEE计算机协会(IEEE CS)出版,涵盖了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公认的、共识驱动的知识现状。该指南总结了18个知识领域(Kas)的关键概念,并附有供深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列表。
最新版的SWEBOK Guide V4引入了新的主题,更新了现有目录,并删除了过时的内容。由于Agile和DevOps自上一版以来已被广泛采用,因此新版中的多个KA中都加入了这两个主题。此外,还新增了三个知识领域 — 软件架构、软件工程运营和软件安全,以加强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新版SWEBOK Guide还对不同知识领域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重组和重命名,旨在更好地协调相关学科。
为庆祝SWEBOK Guide V4于2024年出版,由IEEE CS候任主席Hironori Washizaki领导的编辑团队将举办系列网络研讨会来推介SWEBOK Guide 4th Edition。同时,参与编写知识领域内容的编辑将简要介绍每个相应知识领域的精髓和主要更新。
研讨会主题:SWEBOK 4th Edition Content and Usage Webinar
时间:
1) 2024年9月26日, 1:00 AM – 3:00 AM UTC / 9月26日, 9:00 AM~11:00 AM CST (GMT+8)
2) 2024年10月23日, 2:00PM – …